大白菜心散了吗?别慌!地头老把式手把手教你一招
老王种的三十亩大白菜,掰开一看叶球松得能塞进拳头。这不是个例,村里七成菜地都闹了包心不实的毛病。有人猛撒氮肥害得菜帮子疯长,有人见天浇水灌出烂根,眼瞅着秋收要赔钱,大伙儿急得直跺脚。
老王种的三十亩大白菜,掰开一看叶球松得能塞进拳头。这不是个例,村里七成菜地都闹了包心不实的毛病。有人猛撒氮肥害得菜帮子疯长,有人见天浇水灌出烂根,眼瞅着秋收要赔钱,大伙儿急得直跺脚。
秋冬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栽培面积最大,产量最高,品质最好的一茬蔬菜,由于价格比较低,管理好秋冬大白菜,促进包心良好,菜球结实,对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。
种白菜的人基本都遇过这问题:要么收早了,白菜包心没长实,炒着吃没口感还浪费;要么收晚了,一场霜冻下来,白菜心冻得软塌塌,要么直接烂在地里。其实白菜没有“统一的最佳收获时间”,关键看你收了之后要干啥用——鲜吃、腌酸菜,还是窖藏留着冬天吃,时间完全不一样。
咱身边不少种白菜的朋友,不管是自家小菜园种点吃,还是小面积批量种,都有个挺常见的毛病——拿包白菜种子就往土里撒,觉得“不就是棵白菜嘛,啥品种还不都一样长”。可等到菜长起来才发现,要么是没等包心就抽薹了,要么是天刚冷就冻得蔫蔫的,要么是想存点过冬,结果没几天就烂
邻居家的白菜今年包心比石头还硬,一棵能顶俩,一问才知道就多做了这一步——霜降后3天给白菜绑绳!可为啥有人绑了反而减产?绳子绑错位置、时间早了晚了,都会让白菜心叶松垮、外叶腐烂,忙活一季全白搭!今天就把老菜农传了三代的绑绳诀窍掏给你,看完今年白菜包心准能比去年硬
阿六在前面抡着锄头翻挖土地,细心耕作,阿芝则在后面小心翼翼的播下种子,掩上土,然后两人在一同把底肥施好,最后盖上农家肥,期盼着种子发芽。
这句农谚广为人知,但对于菜农而言,秋分时节,还有另一场关乎冬日餐桌美味的“关键战役”,秋白菜的播种与管理。
“立秋种白菜”的老话害了多少人?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,因播种期错误,全国秋白菜平均减产15%-25%,相当于每亩少收1500-2000斤!其实,白菜种植早已不是“一刀切”——华北要抢早、东北需晚播、南方得避雨,再配上“三水五肥”管理法,照样能种
老话常说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”,可对种白菜的老把式来说,白露时节反倒是田间最火热的战场。这时候的白菜正憋着劲“开盘晒盘”,像极了学生考前冲刺——外叶舒展如绿盘狂攒阳光,心叶暗搓搓酝酿包心大计。可偏偏有人在这个节骨眼松懈了,结果白菜要么摊成“散装包菜”,要么
关于种植秋白菜,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:“白露田间忙,白菜包心强”。这句通俗易懂的俗语直白地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:白菜这一植物,若能在白露时节得到悉心照料、精心管理,便会结球更早、抱球更大且包心更为紧实。无独有偶,民间还有“白菜长得快,白露莫懈怠”的俗语说法,
种白菜的朋友注意了!不少人施肥后发现白菜要么烂根、要么外叶发黄,甚至包心时“烧心”(中心叶片腐烂),其实问题就出在“用错肥”上。今天结合农技实操经验,把白菜“最怕的2种肥”讲透,再附全程施肥时间表,新手也能种出棵大、包心紧的优质白菜!
“刚拔的白萝卜全糠心,扔了半筐!”小区菜园里王姐的抱怨,戳中不少人种秋冬菜的痛点——总想着“早种早收”,结果菜要么难吃要么绝收,反而晚种的李叔,上周播的萝卜苗刚冒头,笑着说“等天冷了吃,比苹果还甜”。其实这6种蔬菜,晚种才是“王道”,早种全踩坑!
间苗一般分三次进行,刚出苗的时候间第一次,2-3片叶间第二次,5片叶间第三次,做的时候,记得每穴保留一株强壮秧苗。这一步不要省,因为播种的时候,每穴会播6-7粒乃至十几粒种子,如不间苗,出苗后非常拥挤,拼命抢夺养分水分和光照。所以,间苗一定要赶快、及时。
别笑,八成菜农都在同个坑边溜达:苗期怕旱猛灌水,莲座期怕疯长又不敢浇,包心期一忙忘看天,采收前想补一次“送嫁水”——整套操作下来,白菜不烂心也长毛。